“果乐园”共富工坊: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新模式
作者:共富云 | 2024-12-20
在来安县张山镇的倒桥村,一个名为“果乐园”的共富工坊正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。共富云在实地调研中发现,这个工坊成立于2023年4月,由滁谷食品有限公司与倒桥村结对共建,主要从事经果种植销售。
“果乐园”共富工坊的面积达到400平方米,不仅为当地村民提供了稳定和季节性的就业机会,还显著增加了村集体经济的收益。工坊的成立,是村党组织与企业开展党建联建的结果,共同推动工坊建设。村集体投入600余万元建设2600平方米生产和仓储厂房,企业自行投入资金415万元引进精制成品油生产线及分包装设备,联建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41.8万元。
共富云调研组注意到,工坊采用“合作社+党组织+农户”模式,由村党组织牵头成立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,组织周边农户以订单农业的形式向企业提供生产原材料。这种模式先后与300余名农户签订合作种植协议,回收各类农产品6500斤,在农产品种植、采集、运输等环节带动农户务工700人次。工坊还广泛设置“党员示范岗”,开办“共富课堂”,免费向周边农户提供技术讲解、电商培训、就业指导等50余次,提供稳定就业岗位11个,培育种植能手、电商主播7人。
在挖掘乡村生态资源经济价值方面,“果乐园”共富工坊借助本地“桃花节”的知名度,将村内92亩农户零散种植土地改造为村级产业示范田,打造生态采摘区、联农带农示范区、实验种植区、深加工区四个区域,融合旅游观光、研学科普、自主采摘等多种功能,建设农产品展销中心1个,将桃胶、黄桃罐头、阳光玫瑰等60余种工坊特色农产品进行集中展销,累计吸引游客1200余人次。
此外,工坊还积极探索品牌联创,与大禹家庭农场、林果专业合作社等本地合作社深入合作,将“张山牌”作为唯一通用品牌,赋予合作农户使用的权力,由工坊作为媒介对外与白云超市等商超达成供货协议,将本地黄油桃、葡萄、无花果等各类农产品纳入地方特产销售区,做到包装、标识和售后的“三统一”,变“单打独斗”为“抱团发展”,有效解决10余家合作社、家庭农场销路问题。
通过这些举措,“果乐园”共富工坊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,还带动了周边乡村的共同繁荣,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。共富云在调研中深刻感受到,党建引领下的“果乐园”共富工坊真正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“高速路”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