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同富裕:以“造血-输血”生态价值链铸就富民之基
作者:章晋飚 | 2025-03-21
2025年3月5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一次强调共同富裕。“治国之道,富民为始。”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,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。再次将共同富裕提升至治国理政的核心高度。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追求——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财富的积累,更是每个人价值得以充分释放、形成“为自己造血、为他人输血”良性循环的生态价值链的过程。
一、共同富裕的内涵:从“富裕”到“共富”的价值跃升共同富裕不是简单的财富平均分配,而是以“全民共富”为目标,既包含物质层面的丰裕,也涵盖精神世界的充实。它承认个体差异与阶段性发展规律,通过三次分配协调机制(初次分配注重效率、再分配强化公平、三次分配引导善意),构建起“先富带动后富”的动态平衡体系。正如邓小平所言,共同富裕是“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”,其核心在于“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,先富的帮助后富的”,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。
二、生态价值链的构建: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向赋能共同富裕的深层逻辑在于,通过激活个体创造力形成“造血”能力,同时以制度设计实现财富的合理流动,达成“输血”效果。例如,江苏永联村通过发展集体经济、推动城乡要素流动,探索出“先富带后富”的实践样本,印证了“生态价值链”中个体与集体的共生关系。这种模式既保障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,又通过税收、社会保障等二次分配手段调节差距,避免两极分化。
三、实践路径:从“量的积累”到“质的飞跃”实现共同富裕需分阶段推进:夯实基础:以高质量发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,扩大“蛋糕”规模;优化分配:通过教育公平、技能培训等增强人力资本,缩小“能力鸿沟”;制度创新: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(如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),探索资本与乡村的共赢路径;文化浸润: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文明建设,形成勤劳致富、互助共进的社会风尚。
四、结论: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智慧“治国之道,富民为始”,这一古训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。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目标,更是社会治理的底层逻辑。它要求我们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,通过制度设计让每个人都能在时代浪潮中找到价值坐标,同时以“输血”机制托底弱势群体,最终形成“人人参与、人人尽力、人人享有”的社会共同体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,共同富裕是“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”,唯有持之以恒地推进这一伟大事业,方能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实现“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”的庄严承诺。